中国台湾网
设为首页
网站导航
繁體
English
论坛
博客
注册
游客进入
大图
两岸共贺
视听
相关报道
端午由来
评说端午
图片报道
端午习俗
端午传说
端午诗词
历史逸趣
京台两地居民“以粽凝情”过端午 共度“咱的节日”
横街民俗风情节开幕 海峡两岸同胞感受端午民俗
北京市台联组织在京台胞台商台生端午联谊
厦门举办两岸龙舟文化节 展现端午人文魅力
1
2
3
4
视听
更多>>
缕缕粽香飘 浓浓两岸情
京台两地居民“以粽凝情”过端午 共度“咱的节日”
横街民俗风情节开幕 海峡两岸同胞感受端午民俗
异乡端午演绎两岸一家亲
视频
异乡端午演绎两岸一家亲
北京市台联组织在京台胞台商台生端午联谊
石狮端午节将再现两岸“对渡”盛景 海上活动嗨翻天
2016海峡两岸(集美)龙舟文化节亮点与概况
厦门举办两岸龙舟文化节 展现端午人文魅力
两岸健儿竞渡龙舟池 台湾原住民龙舟队也来参赛
浙江嘉兴市举办海峡两岸同胞端午裹粽友谊赛
相关报道
更多>>
第三届端午文化节明天盛大开启
香港人过“端午”
韩国日本越南:看看外国人是如何过端午
2016年网络中国节端午
各地组织主题活动欢度端午节(图)
端午小长假碰上文化遗产日,怎么玩?
傅抱石之女傅益瑶巨幅山水长卷《端午颂》亮相京城
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在湖北秭归举行
端午由来
端午亦称端五,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。“端”的意思和“初”相同,称“端五”也就如称“初五”;端五的“五”字又与“午”相通,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正是“午”月。
又因午时为“阳辰”,所以端五也叫“端阳”。五月五日,月、日都是五,故称重五,也称重午。
评说端午
让端午唤醒文化记忆
让端午文化结晶大放异彩
回归传统:勿让端午渐行渐远
端午佳节莫忘拾起文化传承
端午忆先贤 传承爱国情
别让端午节沦为“舌尖上的节日”
以“创新”点亮端午民俗传承之路
端午 一个民族精神的符号
图片报道
更多>>
石狮端午节将再现两岸“对渡”盛景 海上活动嗨翻天
厦门举办两岸龙舟文化节 展现端午人文魅力
京台两地居民“以粽凝情”过端午 共度“咱的节日”
横街民俗风情节开幕 海峡两岸同胞感受端午民俗
北京市台联组织在京台胞台商台生端午联谊
在济南,这样过一个传统的端午节(组图)
申城各大公园推出“端午花”活动
湖北宜昌举行端午诗会 诗人艺术家“献声”诵名作
香港人过“端午”
端午习俗
更多>>
喝雄黄酒
赛龙舟
佩戴香囊
吃粽子
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
端午传说
端午传说——龙的节日说
端午传说——纪念屈原说
端午传说——纪念伍子胥说
端午传说——纪念孝女曹娥说
端午传说——古越民族图腾祭说
端午传说——恶日说
端午的传说-夏至说
端午诗词
端午 唐·李隆基
念奴娇 (宋·张榘)
浣溪沙 (宋·苏轼)
端午日赐衣 (唐·杜甫)
渔家傲 (宋·欧阳修)
五月五日 (北宋·梅尧臣)
乙卯重五诗 (南宋·陆游)
历史逸趣
开元15年玄宗组织端午聚会:君臣尝麦子和猪肉
古代端午节怎么玩儿?唐宋北方流行“射柳”
端午节原为节日链条中一环 粽子本与屈原无关
端午节是古代的“卫生节”
“午门斩首”系谣传
粽子晋代成端午食品
关于我们
|
本网动态
|
转载申请
|
投稿邮箱
|
联系我们
| 版权申明 |
法律顾问
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
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
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